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(PEMFC),作為(wei) 化石燃料具有潛力的可替代者而備受關(guan) 注。燃料電池由陽極、陰極和電解質組成,其中電催化氧氣還原和氫氣氧化分別在不同的電極上單獨進行,電子和質子分別通過電路和離子交換膜傳(chuan) 輸。為(wei) 了加速PEMFC的氧還原反應(ORR)動力學,在陰極側(ce) 構築了高活性和穩定性的催化層。催化層通常由催化材料和具備離子傳(chuan) 導性的離子聚合物組成,其化學態明顯影響著整個(ge) 燃料電池的性能。
近年來,開發替代昂貴商用鉑族金屬(PGMs)催化劑(如Pt/C)是當前的研究重點。低成本、高活性及穩定的非貴金屬MNC催化劑( 其中M=Fe、Co、Mn等,具體(ti) 為(wei) 氮摻雜碳載體(ti) 中負載非貴金屬離子複合物,如Fe–Nx/C)已被深入研究並取得明顯進展。對MNC電極而言,調控ORR的活性位點分布、優(you) 化“離聚體(ti) 形態"和構築離聚體(ti) -催化劑界麵結構至關(guan) 重要。這裏離聚體(ti) 是指含有離子的聚合物,如常用於(yu) 燃料電池的全氟磺酸基聚合物(Nafion)。如圖1所示,在陰極催化劑層中,催化劑和Nafion混合並與(yu) 催化劑表麵的化學基團發生相互作用。其中,解析氮的化學態是揭示電極中活性位點的類型和數量的關(guan) 鍵,而分析碳的化學態可以捕獲到催化劑層內(nei) Nafion-催化劑的結構信息。
圖1. MNC催化劑層的結構示意圖。
小貼士:在PEMFCs中,H2通過陽極的多孔氣體(ti) 擴散層到達陽極催化層,並通過氫氧化反應(HOR)產(chan) 生H+和e−。H+穿過質子交換膜轉移到陰極催化層,而e−則通過外電路流向陰極。同時,O2通過陰極的多孔氣體(ti) 擴散層進入陰極催化層,並通過氧還原反應(ORR)被逐步還原成催化成H2O,此過程消耗來自陽極的H+和通過電路到達的e−。
XPS已經成為(wei) 研究催化劑層組成及其化學態的一種常用表麵分析方法。常規XPS是基Al Kα(1486.6 eV)軟X射線,其探測深度小於(yu) 10 nm,極為(wei) 表麵靈敏,但這也限製了對樣品更深層的探測,所以深度分析不得不借助離子蝕刻的方式進行。值得注意的是,離子束刻蝕是一個(ge) 有損過程,可能存在擇優(you) 濺射問題。為(wei) 克服這一局限,硬X射線光電子能譜(HAXPES)應運而生,高能量的硬X射線(能量>5 kV)可以提高出射光電子動能,從(cong) 而明顯提高分析深度,可以達到傳(chuan) 統XPS的三倍以上。通過結合傳(chuan) 統XPS和HAXPES,可以實現表麵到界麵的無損深度分析。
本文中,實驗室HAXPES儀(yi) 器配備了兩(liang) 種單色化X射線源,即Al Kα(1486.6 eV)軟X射線和 Cr Kα(5414.8 eV)硬X射線,我們(men) 利用該儀(yi) 器對燃料電池電極進行了原位XPS和HAXPES表征,研究樣品表麵和埋層界麵的組成和化學態。
特別地,PHI XPS儀(yi) 器具有單獨的掃描微探針型X射線源,X射線的束斑尺寸在5 um至400 um範圍內(nei) 連續可調,而且可以在樣品表麵快速掃描。利用掃描微聚焦X射線可生成X射線誘導的二次電子圖像(SXI),以SXI影像作為(wei) 定位導航圖可以實現精確的分析位置定位。此外,新的“Smartsoft"軟件還兼具Mosaic功能,通過拚接獲取樣品表麵厘米/毫米級的大麵積的SXI圖像。例如,圖2為(wei) 樣品表麵5×5 mm範圍內(nei) 的SXI影像,直觀地顯示了其表麵的不均勻性(包括表麵平整/粗糙度和組分差異),對接下來分析區域的選擇具有指導作用。
圖2. 利用Mosaic功能采集的大麵積SXI圖像。
接著,利用單色化AI Kα XPS和Cr Kα HAXPES分別在電極表麵同一區域采集N 1s和C 1s譜圖,如圖3所示。由於(yu) Cr Kα的分析深度是AI Kα的3倍,因此XPS-HAXPES的結合能夠提供相關(guan) 物種在表麵或體(ti) 相富集的基本信息。結果表明,表麵富含N-H組分,而在埋層(體(ti) 相)分布著更多的質子化氮(N+),二者在ORR反應第一步中與(yu) 氧結合有著不同的親(qin) 和力,主導著ORR動力學和產(chan) 物H2O的生成。此外,對比分別從(cong) 兩(liang) 個(ge) 不同采樣深度獲得的C 1s譜,可以看出表麵富含離子體(ti) ,而體(ti) 相貢獻較多的是來自催化劑本身的信號。
圖3. 單色化AI Kα XPS和Cr Kα HAXPES分別從(cong) 電極表麵同一區域采集的N 1s和C 1s譜圖。
XPS-HAXPES結果表明電極的外層富含離子聚合物。除了化學組分外,該層的厚度對ORR也非常重要,因為(wei) 該層暴露於(yu) 反應物,較大膜層厚可能會(hui) 阻礙O2進入埋層的活性位點。XPS對這個(ge) 外層的探測過於(yu) 表麵敏感,反之HAXPES則可以同時提供來自外層表麵和更深的催化層的信息。因此,利用HAXPES結合StrataPHI算法對薄膜結構進行了表征和計算,確定位於(yu) 催化劑層之上的富含離子聚合物層的厚度約為(wei) 25 nm(見圖4)。
圖4. HAXPES結合StrataPHI模型獲取的離子聚合物/催化劑層界麵的結構
為(wei) 進一步研究離子聚合物層和催化劑層化學組分的差異,進行了XPS深度分析。值得注意的是,氣體(ti) 團簇離子束(GCIB)是對有機結構(如聚合物)進行XPS深度剖析好的選擇。本文中,采用能量為(wei) 20 kV的GCIB(Ar2500+,相對於(yu) PMMA標樣的刻蝕速率為(wei) 54 nm/min)去除外層的離子聚合物,再探測其下方的化學組分。如圖5所示,結果表明濺射1 min後大部分離子聚合物中的F和S被去除;N的物種在深度上存在差異,隨著氫化氮等表麵基團被去除後,暴露出更深層處的活性位點,如吡啶氮和與(yu) 鐵配位的氮。
圖5. 原始和刻蝕後(GCIB濺射1 min)的頂部電極層的C 1s、N 1s、F 1s和S 2p譜圖
總之,PHI GENESIS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用於(yu) 研究燃料電池電極表/界麵的解決(jue) 方案,包括對同一樣品同一位點的原位XPS和HAXPES表征、表麵至體(ti) 相的梯度分析、膜厚計算以及結合GCIB進行深度剖析等。
-轉載於(yu) 《PHI表麵分析 UPN》公眾(zhong) 號
掃一掃,關(guan) 注公眾(zhong) 號
服務電話:
021-34685181